世界紀錄現場認證會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結古鎮舉行,會上,囊謙縣奇石愛好者收藏的「龍」形和「龜」形兩塊奇石被認定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「龍」形瀾滄江石和最大的「龜」形珊瑚化石。福布斯世界紀錄認證官參與認證,為被認證的兩塊奇石頒發了世界紀錄證書。玉樹州委及囊謙縣相關人員參加認證會。
此次認證的一塊是重1000公斤的瀾滄江石,青色的石頭鑲嵌著一條活龍活現的白色騰龍。另外一塊是重約16公斤的龜形紅珊瑚化石。兩塊奇石各具特色,極其稀有。認證結束後進行了專家論壇,專家們以為,奇石文明已經成為,或許正在成為最廣泛群眾基礎的大眾文明,玉樹州緊緊圍繞省委打造世界生態旅遊目的地的建設要求,近年來開展了五光十色的奇石文明活動,招引了國內外大批奇石愛好者的重視,成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社會現象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囊謙縣的奇石文明已經走在了全州的前列,在全省範圍內具有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。青海三江日月文明藝術有限公司負責人東珠瑙布以為,正值國泰民安盛世,越來越多的大眾賞石、藏石,玉樹州具有獨特的地利優勢,是長江、黃河、瀾滄江三大河流,藏石資源得天獨厚,其他地方無與倫比,經過奇石文明來了解三江源大美的天然與人文現象,讓更多的人認知三江源,熱愛三江源,走進三江源,經過奇石文明的無限魅力,助力牧區居民增收,可大大促進三江源區域的文明昌盛與經濟開展。
據介紹,囊謙縣是瀾滄江源文明的厚土,境內流淌的紮曲河、孜曲河、巴曲河、熱曲河、吉曲河五大河流均系瀾滄江水系。囊謙縣在歷史上是玉樹區域政治、經濟、文明的中心。這兒歷史悠久、文明絢爛、人傑地靈、物華天寶,天然與人文奇彩紛呈,瀾滄江源區文明和長江源區文明交相輝映、完美融合,閃爍著異彩的光輝。億萬年的地殼運動,使這兒橫斷的山脈、縱橫的河流為大地孕育了光怪嶙峋、形狀各異、內涵豐厚的奇石。這是大天然巧奪天工的造化,也是大天然對於人類的奉送。囊謙縣副縣長措吉介紹說,「囊謙境內的瀾滄江奇石大放異彩,走出縣城、走進省門、走向全國,本次世界認證是一次很好的機遇,可以說,它為瀾滄江奇石文明與世界間的溝通拓荒了一條新的途徑,下一步,一定要搶抓開展機遇,積極與外界溝通,進一步把奇石藝術,奇石文明,奇石旅遊,奇石經濟,奇石研討做大做強。」
|